一、政策背景:江門啟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“加速計劃”
2024年,江門市被列為廣東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之一,獲省級專項資金支持。在此背景下,市工信局聯合財政、金融監管部門,推出“1+2+N”支持體系:
“1”個試點認定:企業需被納入“江門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庫”;
“2”項資金支持:包括技術改造財政補貼和銀行貸款貼息;
“N”項配套服務:提供數字化診斷、服務商對接、人才培訓等全流程支持。
未納入試點,將無法享受補貼與貼息政策。因此,試點申報是獲取支持的第一步,也是關鍵一步。
二、雙重支持政策詳解:補貼+貼息,降低企業轉型成本
1. 技術改造財政補貼:事后獎補,最高300萬元
支持對象:列入試點名單、完成數字化改造并驗收合格的中小企業。
支持范圍:購置智能制造設備、工業軟件(如MES、SCADA、ERP)、工業互聯網平臺、數據采集系統等。
補助標準:按設備與軟件投資總額的**15%—20%**給予一次性獎補。
上限: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300萬元。
特別傾斜:對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首次技改企業,補助比例可上浮2—3個百分點。
2. 銀行貸款貼息支持:降低融資成本,最長貼息3年
支持方式:對試點企業用于數字化改造的銀行貸款,按實際貸款利率的50%給予貼息。
貸款用途:僅限于設備采購、系統集成、軟件部署等直接技改投入。
貼息期限:最長不超過3年。
額度上限:單個企業每年貼息金額最高100萬元,累計不超過300萬元。
合作銀行:已與工行、建行、農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建立“數字貸”專項通道,審批更快、利率更優。
三、“雙申請”策略:如何實現補貼與貸款高效協同?
許多企業誤以為“拿了補貼就不能申請貸款”,實則不然。江門市明確鼓勵“財政資金引導+金融資本跟進”的協同模式。企業可采取以下“三步走”策略:
第一步:同步規劃,一體化設計技改方案
在項目啟動初期,即統籌考慮資金來源,將“自籌+貸款+補貼”納入整體預算,確保投資結構合理、申報材料一致。
第二步:先備案、再融資,確保流程合規
完成項目備案和試點申報;
憑備案文件向合作銀行申請“數字貸”,鎖定優惠利率;
貸款資金專戶管理,確保專款專用。
第三步:分頭申報,材料互認
技改補貼申報材料(如發票、合同、驗收報告)可作為貸款貼息審核依據;
銀行出具的貸款合同、利息支付憑證也可用于補貼項目的投資佐證。
建議:使用“江門市惠企服務平臺”一站式提交材料,實現“一表申請、數據共享”,避免重復提交。
四、企業申報要點:抓住三大關鍵環節
行業匹配:優先支持金屬制品、家電、印刷包裝、紡織服裝、食品加工等5個重點行業,企業需確認所屬行業是否在試點范圍內。
改造深度:單純購買設備不等于“數字化改造”。項目需具備數據采集、系統集成、生產可視化等典型特征,建議引入第三方數字化服務商提供解決方案。
時間節點:試點企業申報實行“常年受理、季度評審”,建議企業盡早提交,避免錯過當期評審。
五、典型案例:某五金企業“雙線申請”成功經驗
江門某中小型五金制造企業,2024年初申報納入數字化試點,投資800萬元建設自動化沖壓線與MES系統。
申請技改補貼:提交設備發票、軟件合同、驗收報告,獲160萬元財政獎補(按20%補助);
同步申請“數字貸”:從農商行獲得400萬元貸款,年利率3.8%,三年累計貼息22.8萬元。
綜合節省成本超180萬元,項目投資回收期縮短至2.8年。
該企業負責人表示:“政策組合拳讓我們敢投入、能承受,數字化真正從‘成本項’變成了‘效益源’。”
六、結語:政策紅利在前,行動要趁早
江門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政策,不僅是資金支持,更是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的重要跳板。通過“技改補貼+貼息貸款”雙線申請,中小企業可大幅降低轉型門檻,實現“輕裝上陣、加速升級”。
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:
? 立即開展數字化診斷,明確改造路徑;
? 聯系屬地工信部門申報試點資格;
? 同步對接合作銀行,規劃融資方案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