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環保審查:這些“小問題”可能造成“大后果”
環保合規是技改補貼申報的“第一道門檻”。根據政策要求,申報企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:
- 近三年無重大環境違法行為:包括但不限于超標排污、未批先建、逃避監管、非法傾倒危廢等;
- 項目依法完成環評審批或備案:技改項目涉及生產工藝、排污環節變更的,必須重新辦理環評手續;
- 排污許可證齊全且有效:重點管理類企業須持證排污,臺賬記錄完整,執行報告按時提交。
典型案例警示:
某東莞電子企業申報智能化技改項目,投資超5000萬元,但因兩年前曾因VOCs排放超標被生態環境部門行政處罰,雖已整改,仍被系統自動攔截,失去申報資格。
? 應對建議:
- 提前登錄“信用中國(廣東)”和“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行政處罰公示平臺”自查歷史記錄;
- 對已整改問題,準備整改報告、驗收文件等佐證材料備查;
- 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務必確保環評手續合法合規,杜絕“先上車后補票”。
二、能耗審查:能效水平不達標,項目再好也難通過
節能降耗是技改政策的核心導向之一。根據《廣東省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》,申報項目需滿足以下能耗要求:
- 單位產品能耗不高于國家或行業限額標準;
- 優先支持達到能效標桿水平或先進值的項目;
- 高耗能行業(如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等)需提供能評批復文件;
-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,必須完成節能審查。
常見問題:
- 企業使用淘汰類設備(如S7型變壓器、二級以下能效電機);
- 能源計量器具未按要求配備,能耗數據無法核實;
- 項目節能評估報告缺失或第三方審核不通過。
應對建議:
- 對照《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(2023年版)》自查產品能效;
- 委托有資質的節能服務機構開展能效診斷,出具節能量預評估報告;
- 更新高效節能設備,完善能源管理體系(如建立能源在線監測系統)。
三、信用審查:一處失信,處處受限
信用狀況是財政資金分配的“隱形門檻”。根據政策規定,申報企業必須滿足:
- 未被列入“信用中國”“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”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名單;
- 近三年無稅務、市場監管、應急管理等領域重大行政處罰;
- 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或環境突發事件。
系統自動攔截機制:
廣東省技改項目管理系統已接入“信用廣東”平臺,申報時系統將自動比對信用數據,一旦發現失信記錄,將直接終止申報流程,無需人工審核。
? 應對建議:
登錄“信用中國(廣東)”官網,下載企業信用報告,全面排查風險點;
如存在輕微失信行為(如逾期年報),盡快完成信用修復;
建立企業信用管理機制,定期自查,避免因疏忽影響政策申報。
四、三大審查的“聯動效應”與應對策略
值得注意的是,環保、能耗、信用三類審查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形成“合規閉環”:
- 環保處罰可能影響信用評分;
- 能耗超標可能被列為“高耗能低效企業”,限制政策支持;
- 信用不良將直接導致所有省級財政資金申報資格喪失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設備更新VS貸款貼息:廣東技改補貼雙重支持模式解析與選擇策略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