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形式審查:首輪“隱形淘汰賽”
2025年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全面采用“AI初篩+人工復核”雙軌制,平均淘汰率18.7%,其中90%的失利源于“低級失誤”。形式審查不過,直接喪失評審資格,堪稱“一票否決”。本文結合最新《形式審查細則(2025版)》及8月22日官方培訓紀要,拆解高頻失分點,給出可立即落地的規避方案。
二、這些情形直接取消資格
根據《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》及2025年提名工作指南,以下情形將導致項目被直接終止評審,無論技術成果多先進:
三、形式審查七大關鍵環節:細節決定成敗
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實行“兩級審查”機制:形式審查(初審)+ 專家評審(復審)。只有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才能進入專家評審環節。以下是形式審查的七大核心要點:
1. 提名書填寫規范性
字體、字號、頁邊距需符合模板要求;
成果簡介不得超過800字,避免使用夸張性語言(如“國際領先”“填補空白”等需提供佐證);
技術指標需量化,避免模糊表述(如“顯著提升”“大幅降低”)。
2. 完成單位與完成人資格審核
企業需提供營業執照、社保繳納證明(主要完成人);
高校、科研院所人員需提供在職證明;
境外完成人需提供合作協議及貢獻說明。
3. 知識產權證明材料齊全
發明專利:提供授權證書、說明書摘要頁、年費繳納證明;
軟件著作權:登記證書+源代碼關鍵頁(脫敏);
論文:首頁+檢索證明(SCI、EI等);
所有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。
4. 應用證明與經濟效益材料真實可溯
應用單位需出具正式應用證明,注明應用時間、范圍、效果;
經濟效益報告需由第三方審計機構出具,或附銷售合同、發票等支撐材料;
涉及保密項目需提交脫敏版本,并說明處理方式。
5. 查新報告與評價材料時效性
科技查新報告需由國家一級科技查新機構出具,且報告日期在提名前12個月內;
科技成果評價(鑒定)意見需有專家簽字和單位蓋章,不得使用內部評審替代。
6. 公示材料完整上傳
公示內容需包含項目名稱、完成人、完成單位、創新點等;
公示截圖需清晰顯示公示時間(不少于5個工作日)、公示渠道(官網、公告欄等);
如有異議,需提交處理情況說明。
7. 系統提交材料一致性
線上提交的電子版材料必須與線下蓋章版完全一致;
PDF文件命名規范(如“提名書_XXX項目.pdf”),避免亂碼或超長文件名;
所有附件需按順序上傳,不得遺漏或錯位。
四、形式審查“零踩雷”五步法
Step1 資格預檢(T-10天)
• 登錄“深i科創”小程序→“資格體檢”→自動生成PDF報告(含紅、黃、綠三色預警)。
Step2 時間軸核驗(T-7天)
• 用官方Excel模板“成果時間軸工具”自動標紅異常日期。
Step3 印章模擬(T-5天)
• 下載“電子印章測試包”,上傳后系統1秒返回缺章頁碼。
Step4 同行交叉互審(T-3天)
• 組建3人互審小組,每人主審1/3材料,交叉打分≥90分方可提交。
Step5 正式提交“黃金2小時”
• 系統每天9:00、14:00、20:00三次自動推送“排隊進度”;選擇排隊人數<50人時段提交,15分鐘完成受理回執。
五、政策趨勢:形式審查將更“嚴、準、智”
2025年,深圳市將進一步強化科技獎勵的規范化管理:
1. 智能化審查:引入AI系統自動識別材料邏輯矛盾、時間沖突;
2. 跨部門聯動:與市場監管、稅務、知識產權部門數據共享,驗證材料真實性;
3. 全過程留痕:提名、審查、評審全流程上鏈存證,確保可追溯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