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“在線預審”?與傳統申報有何不同?
過去,企業提交技改項目申報材料后,往往要等待數周才能得知是否符合基本要求,一旦材料不全或格式不符,還需退回補正,平均耗時長達45-60天。
而現在,廣州市工信局推出的“技術改造項目在線預審服務”,允許企業在正式申報前,提前上傳核心材料進行系統初篩與人工預審,提前發現并修正問題。
在線預審 vs 傳統申報對比:
二、哪些企業可參與“在線預審”?
目前,該服務已覆蓋以下三類重點支持項目:
1.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轉型類技改項目
2.專精特新企業技術升級項目
3.產業鏈協同創新與國產化替代項目
適用企業類型:
1.廣州市注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、專精特新企業
2.項目總投資≥500萬元,設備投資占比≥30%
3.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或初步投資備案
三、在線預審怎么操作?4步輕松上手
企業可通過“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平臺”(https://gzii.gz.gov.cn)進入“技改項目預審通道”,按以下流程操作:
第一步:注冊賬號并綁定企業信息
使用法人賬號登錄,完成企業資質認證(含高新、專精特新等標簽自動識別)
第二步:填寫預審申請表
填報項目名稱、總投資、設備清單、技術路線、預期效益等關鍵信息
第三步:上傳核心材料(PDF格式)
-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(摘要版)
- 設備采購合同或發票(至少3份)
- 企業營業執照、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等資質文件
- 能評、環評等前置文件(如有)
- 第四步:提交并等待預審反饋
- 系統自動進行格式校驗(如文件完整性、命名規范)
- 人工預審團隊在5個工作日內出具《預審意見書》,明確:
1.是否具備正式申報條件
2.哪些材料需補充或修改
3.是否建議納入“綠色通道”
四、科技企業的特別注意事項
1. 知識產權材料
專利證書需附專利摘要頁
軟件著作權要體現與項目的關聯性
2. 設備聯網證明
提供設備管理后臺截圖
附數據采集協議(符合等保2.0)
3. 研發費用歸集
區分資本化支出與費用化支出
提供專項審計報告(會計師事務所蓋章)
常見預審駁回原因:
1.設備購置發票早于政策有效期(2024年1月后)
2.環評文件未包含改擴建內容
3.財務數據與納稅申報不一致
五、企業實操建議:如何最大化利用在線預審?
1. 提前準備,不要“卡點申報”
預審建議在正式申報窗口開放前15-30天啟動,預留整改時間。
2. 材料真實、邏輯閉環
避免“拼湊材料”,確保設備投資、技術路線、經濟效益三者匹配。
3. 突出“科技屬性”與“創新價值”
在可研報告中強調AI應用、國產化替代、能效提升等加分項。
4. 關注“預審通過率”排名
市工信局將定期發布各區、各行業預審通過率,企業可對標優化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