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新規解讀:90%聯網率為何成為硬指標?
根據《2025年廣州市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驗收規范》,申請技改補貼的企業必須滿足:
核心生產設備聯網率≥90%
數據采集覆蓋率≥80%
與市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接
政策背景:
廣州正在建設"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",要求制造業全面數字化轉型
聯網數據將作為企業申報"智能工廠""數字化車間"的基礎依據
防止"偽技改",確保財政資金真正用于智能化升級
企業痛點:
老舊設備占比高的傳統工廠改造難度大
不同品牌設備協議不統一,采集成本高
擔心數據安全風險
二、“設備聯網率”怎么算?官方定義曝光
根據廣州市工信局發布的《技改項目數字化驗收指引》,設備聯網率計算公式如下:
設備聯網率 = 已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或MES/SCADA系統的設備數量 ÷ 項目范圍內應聯網設備總數 × 100%
關鍵說明:
“應聯網設備”:指項目投資清單中明確列出的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、檢測設備、注塑機、空壓機等具備通信接口的生產設備,不含辦公設備或輔助設施。
“已聯網”:設備需實現實時數據采集(如運行狀態、工藝參數、能耗數據),并能在企業數據平臺或市級工業大腦平臺上可視化展示。
“斷連超24小時”視為離線,驗收時需提供連續7天的在線率截圖。
三、3步破解方案:從設備改造到驗收通過
第一步:設備分級改造(1-2個月)
案例:某汽配企業通過分級改造,將58臺老舊設備的聯網成本降低42%
第二步:數據標準化采集(關鍵技術)
協議轉換:采用OPC UA統一架構
邊緣計算:在車間部署邊緣服務器進行數據預處理
安全傳輸:通過工業防火墻接入企業云平臺
特別注意:
必須采集設備狀態、能耗、產量等核心參數
數據存儲需滿足等保2.0三級要求
第三步:系統對接(驗收關鍵)
選擇市級認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(如樹根互聯、阿里云工業大腦)
開發標準API接口
完成數據驗證測試
驗收流程圖:
設備聯網 → 數據采集 → 平臺對接 → 試運行 → 第三方審計 → 政府驗收
四、特別提醒:這些“坑”千萬別踩!
誤將“網絡通”當“數據通”:設備連了Wi-Fi≠已聯網,必須有數據上傳。
忽略“沉默設備”:僅顯示“運行中”而無工藝參數,可能被認定為“無效聯網”。
未做數據備份:驗收期間系統宕機,需提供歷史數據回溯證明。
第三方平臺未備案:使用非合規平臺可能導致數據合規風險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設備獎勵vs貸款貼息?廣州技改雙補貼最優組合策略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