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背景:三部委“組合拳”再升級
2025年5月7日,央行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、證監會聯合發布《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簡稱《若干措施》),被業內稱為“科技金融新政2.0”。新政以“再貸款+風險補償+債券擴容+股貸聯動”為主線,預計三年內累計為中小科創企業新增融資1.2萬億元,融資成本再降50–100個基點。
二、五大核心舉措全景圖
1. 再貸款額度翻倍——“央行資金直達”
•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從5000億元提升至8000億元,利率下調25BP至1.5%,期限1年、可展期2次。
• 地方法人銀行“先貸后借”,單戶純信用貸最高3000萬元,重點支持首貸戶。
2. 風險補償資金池——“政府兜底+銀行敢貸”
• 中央設立100億元科創貸款風險補償基金;各省同步配套,形成“央地1:1”資金池。
• 對首貸、純信用貸、知識產權質押貸,補償比例由30%提高至50%,不良容忍度提升至3%。
3. 科技創新債券——“股債接力”
• 央行創設“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”,對AA級以下科創債券提供30%違約損失分擔。
• 首批試點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合肥四地,單只債券期限5+2年,票面利率區間2%–4%。
4. 股貸聯動——“貸款+外部直投”
• 鼓勵銀行與創投機構合作開展“貸款+認股權”模式:銀行放貸同時鎖定企業未來3%–5%股權認購期權。
• 證監會同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(AIC)股權投資試點至15個城市,支持商業銀行下設AIC直投科創企業。
5. 科技保險升級版——“全流程保障”
• 推出“研發失敗費用損失險”“首臺套綜合險”,保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各補貼50%。
• 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團隊提供最高1000萬元人身意外及職業責任保險。
三、重點支持對象:誰是政策“優先受益者”?
新政明確聚焦以下四類企業:
1.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(已入庫并取得編號);
2.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,特別是“小巨人”企業;
3. 承擔國家科技項目(如重點研發計劃、重大專項)的企業;
4. 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(PCT專利、核心發明專利≥5項)的企業。
四、政策亮點:三大突破引領變革
1. 首次建立全國統一的科技企業信用評價標準,破解“信息不對稱”頑疾;
2. 推動“認股權”納入金融監管試點,為投貸聯動提供合規路徑;
3. 鼓勵保險機構開發“研發失敗險”“技術轉化險”,降低創新風險。
五、常見誤區與合規提示
1. 再貸款≠貼息:再貸款是央行給銀行的錢,企業實際利率取決于銀行加點,可向多家銀行比價。
2. 債券風險分擔工具需提前備案:未在發行前30日完成登記的債券不得享受央行分擔。
3. “股貸聯動”認股權須披露:如企業未來上市,需將認股權公允價值計入股權稀釋測算,避免觸發上市障礙。
六、展望:2026—2027年政策走向
• 額度再擴容:央行窗口指導已提出,若首年執行效果良好,科創再貸款有望再增3000億元。
• 工具再豐富:正在研究“知識產權ABS”“專利許可收益質押”等新品種,預計2026年試點。
• 區域再擴圍:中西部國家級高新區將全部納入股貸聯動試點,實現全覆蓋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全國推廣“創新聯合體”: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牽頭攻關國家項目?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