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財政補貼:真金白銀,最高獎勵1000萬元
財政支持是本次新政的“重頭戲”,省、市、區三級聯動,形成疊加激勵機制。
1. 認定獎勵
- 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:一次性獎勵100萬元(省級)+ 地市配套(如深圳最高300萬元,廣州200萬元);
-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:省級獎勵30萬元,多地市同步配套20—50萬元;
- 首次認定企業:額外給予“升規獎勵”10萬元。
2025年新變化:獎勵資金發放由“事后撥付”改為“預撥+清算”,企業可在認定公示后15個工作日內獲得50%預撥款。
2. 技術創新補貼
- 研發費用后補助:按年度研發投入增量部分的10%給予補貼,最高300萬元;
- “揭榜掛帥”項目:對解決“卡脖子”技術的企業,單個項目支持最高1000萬元;
- 首臺(套)裝備、首批次材料、首版次軟件應用:保險補償比例提升至90%,單企年補貼上限500萬元。
二、融資支持:多渠道破解“融資難、融資貴”
針對專精特新企業輕資產、高成長的特點,廣東構建“信貸+基金+上市”三位一體融資服務體系。
1. 專屬信貸產品
推出“粵專貸”“小巨人貸”等專項信貸產品,利率最低可至LPR減50個基點;
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供零費率或低費率擔保,單戶擔保額度最高5000萬元;
對貸款企業給予最高50%的利息補貼,連續支持3年。
2. 政府投資基金直投
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專精特新子基金,重點投向種子期、成長期企業;
單個項目投資額度500萬—5000萬元,不控股、不干預經營,支持企業“雪中送炭”。
3. 上市培育加速
納入“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后備庫”,提供IPO輔導、合規診斷、綠色通道服務;
對在科創板、創業板、北交所上市的企業,最高獎勵800萬元(含省級+地市)。
三、產業用地:優先供地,租金減免,支持“拿地建廠”
為解決企業擴張中的“用地難”問題,新政明確保障專精特新企業用地需求。
1. 優先供地機制
在省級以上產業園區設立“專精特新企業用地專區”,優先安排新增工業用地指標;
對投資強度≥500萬元/畝、畝均稅收≥30萬元的項目,可采取“標準地”方式“拿地即開工”。
2. 租賃支持
入駐政府產業園的專精特新企業,享受前3年租金全免,后2年減半;
鼓勵“工業上樓”,對符合條件的高層廠房使用企業,給予每平方米每月10—20元補貼。
3. 用地彈性出讓
可采用“先租后讓”“彈性年期出讓”等方式,降低企業初期用地成本;
允許企業以“專利、商標”等無形資產作價出資,參與土地聯合開發。
四、其他關鍵支持政策
1. 市場開拓
支持企業參與廣交會、高交會、中小企業博覽會,展位費全額補貼;
推動“國企采購專精特新產品清單”,鼓勵大型企業開放供應鏈。
2. 人才支持
高層次人才可申領“優粵卡”,享受入戶、子女入學、醫療保障等便利;
對企業引進的博士、高級工程師,給予每人最高50萬元安家補貼。
3. 數字化轉型
免費提供“數字化診斷服務”,對上云上平臺項目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;
優先納入“智能制造示范工廠”培育名單。
五、申報建議:如何高效獲取政策支持?
及時入庫:登錄“廣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”完成專精特新企業信息登記;
動態跟蹤:關注“粵企政策通”小程序,設置“專精特新”政策推送提醒;
專業輔導: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編制申報材料,提升通過率;
組合申報:同一項目可同時申報多項政策(如研發補貼+融資貼息+用地支持),實現政策疊加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市場破冰行動:政府首推“首購首用”保單,專精特新企業拓客零風險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