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政策導向升級:從“廣泛覆蓋”到“精準扶持”
根據《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2025年名優高新技術產品的通知》及配套解讀材料,2025年名優高品認定將更加注重技術先進性、產業鏈價值與國產替代能力,不再“廣撒網”,而是聚焦以下八大重點領域進行重點扶持:
1. 新一代信息技術
重點方向:集成電路設計與封測、工業軟件、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、5G/6G通信設備、邊緣計算終端、網絡安全產品。
政策傾向:支持具備自主可控能力、填補國內空白的軟硬件產品。
2. 高端裝備制造
重點方向:工業機器人、精密數控機床、智能檢測裝備、航空航天關鍵部件、高端醫療設備。
特別鼓勵:國產化率高、實現“卡脖子”技術突破的整機與核心零部件。
3. 新材料
重點方向:高性能復合材料、半導體材料、新型顯示材料、新能源電池材料、生物醫用材料。
政策亮點:對通過中試驗證、實現規模化應用的新材料產品優先支持。
4. 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
重點方向:創新藥、基因治療產品、體外診斷試劑(IVD)、智能可穿戴醫療設備、AI輔助診療系統。
申報提示:需提供注冊證、臨床數據或權威檢測報告作為技術驗證依據。
5. 新能源與節能環保
重點方向:光伏逆變器、儲能系統(含鈉離子電池)、氫能制取與儲運設備、碳捕集利用技術(CCUS)、高效節能電機。
政策導向:突出“雙碳”目標下的綠色技術產業化能力。
6. 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
重點方向:車載操作系統、智能駕駛感知系統、電驅電控系統、輕量化車身部件、充電樁智能化管理平臺。
區域優勢:鼓勵大灣區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協同申報。
7. 數字創意與元宇宙技術
新興領域:虛擬現實(VR/AR)硬件與內容平臺、數字人交互系統、AIGC內容生成工具。
注意事項:需具備明確應用場景與商業化潛力,避免“概念化”申報。
8. 現代農業與食品科技
重點方向:智慧農業裝備、功能性食品、合成生物技術產品、農產品溯源系統。
特別支持:融合生物技術、信息技術的高附加值農業創新產品。
二、企業如何精準定位申報路徑?四維策略助您高效布局
面對政策“賽道化”趨勢,企業不能再“廣撒網式”申報,而應建立系統化、戰略性的申報路徑。建議采用以下“四維精準定位法”:
? 維度一:領域對標——鎖定政策“優先支持清單”
• 對照上述八大重點領域,梳理企業現有產品線;
• 優先選擇技術含量高、符合“國產替代”或“綠色智能”特征的產品;
• 建議每年聚焦1-2款核心產品進行重點培育。
? 維度二:技術梳理——強化知識產權與技術證明
• 確保核心技術擁有有效專利(發明專利優先);
• 準備技術查新報告、檢測報告、科技成果鑒定或第三方評價材料;
• 涉及軟件類產品,需提供軟著登記與功能演示視頻。
? 維度三:資源整合——聯動產業鏈與區域政策
• 鼓勵與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申報,提升技術權威性;
• 結合所在城市(如廣州、深圳、東莞)的配套獎勵政策,爭取“省+市”雙重支持;
• 納入產業集群或創新聯合體的企業,申報成功率更高。
? 維度四:梯度申報——構建“培育—申報—升級”機制
• 建立“高品培育庫”,對暫未達標的潛力產品提前布局;
• 先申報市/區級高新技術產品,積累業績后再沖刺省級認定;
• 認定后持續迭代產品,為后續申報“專精特新”、科技項目打下基礎。
三、官方答疑高頻TOP3
Q1:同一專利能否支撐多條賽道?
A:可以,但技術閾值必須分別滿足,且場景承諾書不能重復。
Q2:檢測報告由境外機構出具是否可行?
A:需附CMA/CNAS轉認可文件,周期+7個工作日。
Q3:2024年已獲認定,2025年能否再次申報升級版?
A:允許“同系列迭代”,須補充性能提升≥15%的對比數據。
四、結語:選對賽道,事半功倍
2025年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已進入“精準扶持”新階段。企業唯有緊跟政策導向、聚焦重點產業、夯實技術基礎、科學規劃路徑,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建議各科技型企業立即開展內部產品評估,對照重點支持領域,篩選高潛力產品,提前準備知識產權、檢測報告與財務數據,確保在政策窗口期高效申報,真正將“技術優勢”轉化為“政策紅利”與“市場競爭力”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
- 上一篇:搶占政策紅利!2025年廣東名優高企產品認定新趨勢深度解讀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