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重要澄清:入庫≠直接享受15%所得稅,但可享“準稅收優惠”
首先必須明確:
- 高企培育庫入庫 ≠ 立即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%企業所得稅優惠
- 這項稅收減免僅適用于通過“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”的企業。
但關鍵在于:
更重要的是,廣東省多地已將“入庫”作為申領地方財政補貼、科技項目、融資支持的前提條件,相當于“政策通行證”。
二、廣東最新政策紅利:入庫后能拿哪些“真金白銀”?
2024年起,廣東省推動“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”,對高企培育庫企業實施“前置激勵、精準扶持”。以下是各地市已落地的重點支持政策:
1. 直接資金補助(“培育資金”到賬快)
廣州市:對首次入庫企業給予5萬元一次性補助,黃埔區、南沙區額外疊加10—20萬元;
深圳市:龍崗、寶安等區對入庫企業給予8—15萬元培育資助;
東莞市:按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用的10%給予補貼,最高30萬元,且可與高企認定獎勵疊加;
佛山市:禪城、南海區對入庫企業給予5—10萬元獎勵,并優先推薦申報市級科技項目。
案例:東莞某智能制造企業2024年6月入庫,同年10月獲得28萬元研發補助,2025年順利通過高企認定后,再獲30萬元認定獎勵,累計政策收益近60萬元。
2. 研發費用后補助(變相“稅收前置”)
廣東省科技廳實施“企業研發投入普惠性補助”,入庫企業優先納入補助名單;
珠海市對入庫企業按研發費用增量部分給予最高10%補助,單企最高100萬元;
中山市實行“研發準備金制度”,入庫企業可申請財政風險補償。
3. 融資與信貸支持(降低資金成本)
深圳市將入庫企業納入“深科貸”白名單,享受年利率低至3.2% 的科技信貸;
廣州市對入庫企業提供最高50萬元貸款貼息,天河區、黃埔區額外加碼;
惠州市對入庫企業給予擔保費補貼50%,降低融資門檻。
4. 園區入駐與人才支持
廣州科學城、深圳灣科技園等重點園區明確:優先接收高企培育庫企業,提供租金減免、實驗室共享等支持;
珠海高新區對入庫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,給予最高30萬元生活補貼。
小結:在廣東,“入庫=提前拿補貼+降融資成本+搶園區資源”,雖未直接減稅,但綜合政策收益遠超預期。
三、2025年廣東申報資格:你的企業符合嗎?
根據《廣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培育計劃》及各地市實施細則,2025年申報條件如下(以主流城市為準):
特別提示:
廣州、深圳已試點“創新積分制”,對成長性強的初創企業可適度放寬財務指標;
東莞、佛山鼓勵“專精特新培育企業”優先入庫,形成政策聯動。
四、提升通過率的3個廣東本地化技巧
1. 技術領域表述要“對標廣東重點產業”
廣東重點發展: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、節能環保。
建議在申報中突出與“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”“廣東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”的關聯性。
2. 研發項目命名體現“產業鏈協同”
例如:“面向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智能熱管理技術開發”比“溫控系統研發”更具政策契合度。
3. 主動對接“科技園區+服務機構”
廣東多地實行“園區+企業+服務機構”三方聯動申報模式,由園區組織培訓、服務機構輔導材料,大幅提升通過率。
科泰集團(http://www.tensang.com/)成立16年來,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、省市工程中心認定、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、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、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專利軟著申請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、兩化融合貫標認證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、創新創業大賽、專利獎、科學技術獎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。關注【科小泰】公眾號,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!